[1] |
钱义咏. 云南萍婆属一新种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1997, 35(1): 79
-80
. |
[2] |
王任翔, 陆树刚, 邓晰朝. 中国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概况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2007, 45(1): 98
-111
. |
[3] |
M. G. Pimenov, E. V. Kljuykov, A. A. Tishkov. 珠穆朗玛地区伞形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1996, 34(1): 1
-11
. |
[4] |
晏雨鸿, 郭辉军, 崔景云. 云南龙血树属(龙舌兰科)一新种——深脉龙血树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2006, 44(2): 184
-186
. |
[5] |
林寿全, 童玉懿. 国产六种甘草资源的利用研究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1977, 15(2): 47
-56
. |
[6] |
汪劲武, 杨继, 李懋学. 野菊和甘菊的形态变异及其核型特征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1993, 31(2): 140
-146
. |
[7] |
李林初. 松科的核型和系统发育研究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1995, 33(5): 417
-432
. |
[8] |
李建强. 论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1996, 34(6): 597
-609
. |
[9] |
张定成. 黄山和九华山产草芍药的核型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1989, 27(6): 451
-453
. |
[10] |
施之新. 湖北省裸藻属(裸藻门)的新种类[J]. 植物分类学报, 1996, 34(1): 112
-115
. |
|